要害詞:舒群

在馳譽中國古代文壇的“西南作家群”傍邊,最受學術界甚至文明界追蹤關心確當屬蕭紅、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這一方面是其文學成績使然,另一方面也和他們之間富有傳奇顏色的情感糾葛以及凝集此中的常識分子心靈史有關。但在列傳和影視反復聚焦的這幾位作家之外,“西南作家群”的其他成員亦不乏值得稱道的創作與人生。這此中,舒群即是一位早年獲譽、史有令名,而其創作成績和意義卻沒有獲得充足熟悉的作家。

1913年9月20日,舒群出生于黑龍江省阿城縣(今哈爾濱市阿城區),本名李書堂,筆名黑人、舒群。[1]李姓這個姓氏看似通俗,背后卻暗藏著全部家族流離失所的磨難汗青。李家本是吃“鐵桿莊稼”的鑲黃旗人,隨清軍進關后假寓關內,世代參軍,舒群的祖父即是一名駐防山東青州的軍官。衰落的清王朝在辛亥反動的炮聲中轟然坍塌后,各地旗人頓掉護持,不只沒有了旱澇保收的口糧,還不得不面臨“驅除韃虜”“反滿興漢”的反動發動撲滅的怒火。執政不保夕的驚慌中,祖父決議舉家流亡,回回千里之外的白山黑水。一家人固然歷盡含辛茹苦回到了滿族的發源地,卻支出了繁重的價格:老姑被賣,祖父慘逝世途中,連血脈所系的滿姓,也因流亡時辰意的隱姓埋名而埋沒于汗青之中。

在舒群的年少,一家報會議室出租酬了糊口輾轉于阿城、一面坡、哈爾濱之間。不外,固然舒群家道清貧,他的生長周遭的狀況卻并不像內陸僻壤那樣閉塞。晚清以降,西南邊地既有漢、滿、蒙等多個平易近族混居,又被俄、日等列強介入,是一個社會狀態復雜、文明異常多元的交匯之地。沙俄所修筑的中東鐵路,意在併吞西南,客不雅上卻也繁華了西南經濟,沖擊、轉變著本地風習。這些不成替換的人生經歷和文明視野,加之“九·一八”事情后舒群投身抗日斗爭、介入第三國際諜報任務而奔忙于北滿各地的耳聞目擊,為其抗戰書寫供給了異常豐盛的素材。他依據本身的生長經過的事況和西南失守后的痛切體驗寫下的一系列小說,活潑地浮現了西南各個族群在汗青轉機中的錯綜關系和復雜心態,在白雪黑土之上刻畫傑出彩斑斕的認同景不雅,以文學的方法詮釋了中國國民抗日戰鬥作為世界國民反法西斯戰鬥一部門的國際廣度和汗青深度。

一、旗號·慶典·語文:平易近族國度認同的豐盛圖景

舒群小說童貞作《沒有內陸的孩子》頒發后,評論家廣泛留意到,小說中的國旗是會聚認同的核心。周立波有如下評論:

孩子們看見中國的旗子換上了“滿洲國”國旗的時辰,他們對內陸的舊旗覺得了無窮愛護和悼念,竟撲到蘊藏室的玻璃窗上往看那丟在角落里的旗子。這種情感像天性一樣的天然,而又很使人感歎。[2]

梅雨、周揚等人也紛紜指出,舒群對國旗意象有著奇妙的應用。[3]現實上,舒群的多篇小說都將國旗作為推動情節的抓手和激發飛騰的要害。國旗是國度的象征,它的消散意味著國度消亡:“這城的旗桿,掉往了內陸的旗子,我……我掉往了一切的不受拘束。”[4]取而代之的是侵犯者的旗號,“白色旗面的中心,補綴著一個白色的圓球”[5]。這面旗號不只飄動在西南的年夜城小鎮,還深刻到鄉下:“孩子們拾著樹枝,/赤著足,破了衣,/我問孩子,孩子默語,/遠指遠山的japan(日本)旗。”[6瑜伽場地]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國旗”,“在輿圖與萬國旗中,我們歷來也沒有見過”[7],也在刺刀的呵護下袍笏登場:

在十八的那天,在公園里搭好了幾所富麗的席棚,一邊懸滿著燈彩,一間高搭著講臺,四角垂著新樣的旗子:四分之三是黃布,四分之一是紅藍白黑四色。中心高懸著萬國旗,那里沒有內陸的旗子,全數都是新樣的取代了。[8]

認同的碰撞和爭取,很天然地繚繞國旗睜開。小說《肖苓》中,已經請求先生牢牢記住“唸書救國”的張訓育員,在敵軍到來之前忙不及地燒毀國旗,惹起了先生的不滿:

我們的眼睛選集中在一處——七八丈長的旗桿極點象有一塊含混的彩霞飄落上去。

忽然有幾面國旗丟向火中往,肖苓立即搶了一面,她用手擺動著,叫著:

“中國不亡!中國不亡!”

這啼聲仿佛沖裂了我們每小我的每個毛孔,落著一滴一滴的鮮血。[9]

更為劇烈的斗爭,產生在短兵相接的軍事範疇。《松花江上的主流》講述的即是不情願助紂為虐的愛國甲士奮起對抗的故事。哈爾濱失守時,江星軍艦隨全部江防艦隊,未發一槍一炮就降服佩服了。“它的能幹的脆弱的主人,也讓它不幸地跟著主人做了俘虜,以最年夜的羞辱,羞辱了它,艦尾掉往了國籍,——艦尾空留一條不懸旗子的旗桿,寂寞地伴著兩條赤裸的繩段。”[10]以馬平為代表的浩繁水兵否決降服佩服,請求抗戰,艦長卻一味貪戀權位,甘當日寇幫兇,并嚴格地責罰“損壞軍紀”的艦員。但是,人心自有向背,投敵者為了剖明忠心而舉辦的“盛大的升旗禮”終極釀成無情的譏諷:

聚集的號角響了。一切的艦員,都在船面上排成步隊。由於江星軍艦沒有裝配禮炮,以二十一發的紙炮行了水兵最高的軍禮,接待著艦長陪來的一個仇敵。然后艦長壽令升旗:紅,藍,白,黑,黃,五色分解的旗面,漸漸地飄起。任著艦長隨伴阿誰仇敵若何地拍手,聽來也只要他們兩人單調的響聲。十幾人獨奏的軍樂,也并不象疇前一樣洪亮,仿佛一切的樂器,都漸瘖啞了,並且,紊亂著節拍,不相調諧,有的人,只要裝做著吹打的姿態,卻聽不見他的樂器的音響,有的人,持續地奏響著,也許他在煩惱樂聲中止上去,有的人……所以艦長以一種嚴責的眼色傳給他們。于是,他們洪亮地奏了一段,但是從狂歡的曲譜卻轉為悲痛的葬曲了,仿佛不是在慶祝著一種儀式,而是在曠年夜的墓場,悼念著萬萬的逝世者,或是,憑吊著內陸的亡魂。[11]

盡忠“滿洲國”的江防艦隊被派往彈壓松花江兩岸的吉林救國軍,用引認為驕傲的炮火殺戮本身的同胞。馬同等人終于無法忍耐這種羞辱,結合其他水兵動員起義,處決了附逆求榮的艦長和仇敵派來的“領導官”。艦隊的其他軍艦聞訊趕來,江星軍艦不幸未能逃走追擊,受創累累,即將漂浮。決計與艦同亡的水兵們,在性命的最后時辰用再一次的升旗禮湔雪了羞辱——

馬平從廚房取來了那面曾經掉了形色的國旗,舉辦著升旗禮。

號角響著,國旗爬至旗桿極點的時辰,江水曾經浸沒船面四尺以上,只讓一列人頭留在水面,同聲地喊了最后的一句:“中國萬歲!”[12]

從城市到村落,從黌舍到虎帳,中國人用鮮血和性命保衛著侵犯者打算覆滅的國旗。這正闡明,中國人不再“只知有家,不知有國”,而具有了平易近族國度認識,高度認同國度的象征符號——國旗。訴諸民眾感情的象征,也就是“留念日以及應當保存于記憶中的時期,公共場合以及留念碑式的道具,音樂及歌曲,旗號、裝潢品、雕像、禮服等藝術的design,故事與汗青,特別謀劃的典禮,以及隨同著行進、演說、音樂等的民眾請願行動”[13],對于平易近族國度的構建和穩固具有極為主要的意義。從1862年中國的第一面國旗黃龍旗投進應用開端,顛末數十年的國度扶植,固然本質性的國度才能另有諸多完善,情勢上的象征系統卻已漸趨完整,并內化于公民認同。對于“九·一八事情”產生時的西南大眾來說,幾年前的“西南易幟”僅僅意味著政權在中國際部的易手,五色旗與彼蒼白日滿地紅旗所號令的平易近族國度認統一脈相承,是以吊掛了沒幾年的彼蒼白日滿地紅旗被放棄時,孩子們悼念這面旗號的情感“像天性一樣的天然”,而試圖決裂中國、營建“滿洲認同”的偽滿國旗則遭到禮遇。[14]

舒群

既有的象征符號體系嚴重地障礙著“心的馴服”,侵犯者和傀儡政權必定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用各類手腕予以剷除。“滿洲國”不只鼎力推行“五族共和滿地黃”的“國旗”,還編寫了新的“國歌”,逼迫先生們學唱。但無論是肖苓將“國民三萬萬,無苦無憂”的歌詞唱成“國民三萬萬,如豬如狗”,仍是《孤兒》中的義士遺孤小村憤然婉言“誰還念亡國奴的書!”,都顯示了西南青少年對殖平易近奴化教導的惡感和抵禦。異樣,寬大西南國民視“九·一八”為羞辱日,“滿洲國”卻在這一天大舉慶賀,試圖將其強行改革成“留念開國”的節慶。《做人》反應了亡國的人們對這場丑劇的廣泛抵抗。一家報社被分派了五張慶賀儀式的進場券,除三個外勤記者之外還余下兩份,

社長拖著那兩份送到每小我眼前的時辰,每小我都是推開他的手說:

“社長一小我帶著兩份往吧!”

“那還不如讓我逝世吧!”

……

社長想了許久,說:

“叫兩個印刷工人往吧!”

可是印刷工人卻說:

“我們工人不是人嗎?”[15]

顯然,工人所說的“人”,并不是指天然的生物人,而是有其平易近族國度認同的社會人。無論工人與編纂、記者在經濟、社會位置和文明水平上有如何的差別,他們異樣具有中國認同,而這種認同是其人格、莊嚴與良知的一部門。餐與加入慶典,異樣會讓他們的人格遭遇欺侮。與之照應,小說的題目《做人》號令,不要做一個茍且偷生、人格殘損的奴隸,而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對抗奴役,尋求不受拘束。

和無形的象征比擬,有形的說話更是認同的自然載體,其重量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個方面,舒群進獻了相當出色的《戈壁中的火花》,其奇特之處在于將眼光投向了異樣遭遇日寇欺負的蒙古族同胞。日軍侵占內蒙后,貼出蒙文通告,傳播鼓吹“順天安平易近”“想造東亞樂園”,于是“留意扶植,招募工人”。麻煩的蒙人阿虎太和伴侶薩達爾圖為了糊口應募唱工。他們很快發明,侵犯者為了遂行殖平易近統治,做了特別的預備:

“到這里來報名!”“小狼”喊著。

他說的是蒙古話,由于字音的正確,音調的諳練,使不看見他的人,盡不會想到他是在說著外族的話。

……

……他又從帳篷里喚出八小我餐與加入出去。他說:

“這里有幾個中國人,也是同你們一樣的工人。他們跟我們的部隊太久了,比你們能多了解一些,要聽他們的話才好。總之,你們大師好好在一路做,有事無妨大師磋商。”[16]

“小狼”的話暗藏著很多玄機。起首,殖平易近者會說被殖平易近者的說話,並且字正腔圓,這并非文明“親善”所致,彰顯的是“狼”的野心和耐煩。其次,蒙人不是中國人,這既是“小狼”的言下之意,也是japan(日本)政學兩界持久以來基于本國的侵犯打算反復闡述的不雅點。最后,“是同你們一樣的工人”,但“要聽他們的話才好”,不過乎應用平易近族牴觸“分而治之”的殖平易近手腕。但詭譎之處另有更深一層:

這幾個中國人,沒有一個穿中國衣服的。他們下身是正色的西裝,下身滿是一色的馬褲。雖是短小的肢體,卻異常的驕傲。天天唆使著蒙人的任務。有時一同談起話來也很和睦,意思是常想問出蒙人的心坎話來。[17]

《舒群文集》,舒群 著,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9

這些穿著舉止異常頗多、謹小慎微為寇先驅的“中國人”,惹起了阿虎太的猜忌。當他和一個名叫“趙德”的“中國人”被派往洗擦墻上的“全國為公”口號、從頭涂色時,一場針鋒相對的對決終于產生:

……他的豬毛刷剛觸到“全國為公”的“天”字上,又停上去問:

“這是什么字?”

“天——”

趙德搖開端來。他匆倉促地詰問著:

“這是中國字,你怎么不熟悉?和我一樣?”

“你說的……中國話怎么太好呢?”

趙德是用蒙古語問的。同時,有意中也惹起他蒙古語的答覆:

“哼!我以前在中國處所幾多年啦。這里也是有很多中國人住,我常和他們有交往。他們認為我是中國人呢!”他看看趙德又說:“你說的蒙古話太壞,我們差未幾都聽不懂!”

“我能聽懂你們的。”

“我們都說中國話吧!”

“說蒙古話吧!”

“你說的欠好!”阿虎太改用中國話說。

“啊啊!”

“我擦失落這中國字,你心不難熬難過嗎?”

趙德不答覆,臉上也沒露任何的感到。所以阿虎太藐視地說:

“你如許的中國人啊!可是我倒愉快!”

他一下就把“天”字抹往了一半,眼角與嘴角全笑得裂開了;可是他看見尖兵又掉意地收攏起來。

趙德憤憤地答覆他幾句中國話;那比他說的更不諳練。[18]

這一幕幾多有些幽默:“中國人”非要用蒙古話扳談,“蒙人”卻提出兩人都說中國話。不外,假如說中國人不識中國字還可辯稱本身是文盲,中國人講中國話還不如久居“中國處所”的蒙人,這就更加蹊蹺。最能夠的情形是,“趙德”及其同伙實在是冒牌的中國人,他們的蒙古話和中國話都是為了臥底而學的。這種能夠性不久之后便被證明,由於趙德等“中國人”喝酒作樂時用阿虎太完整不懂的說話高談闊論。看似粗豪愚魯的阿虎太,就如許經由過程要害性的成分標識——說話,洞悉了仇敵的奸滑。

成分認同當然系于象征和說話,卻又時時刻刻表現在人的舉動傍邊。當帝國主義的鐵蹄蹂躪中國的地盤時,很多不曾受過傑出教導、也不克不及游走于分歧的說話文明之間的大眾,訥于言而勇于行,和肖苓、馬平、阿虎太一樣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業績。在舒群的筆下,涌現了與借宿的游擊隊員兄妹相當并隨游擊隊流亡的農家少女(《農家姑娘》)、為了保護抗日兵士慘遭日軍奸殺的蒙古姑娘(《蒙古之夜》)、臨終前在孩子的手段上寫下力透皮肉的“西南好男兒 馬革裹尸回”的母親(《嬰兒》)、被強征進日軍輜重隊后拼逝世逃走的西南青年(《血的短曲之五》)、不勝殘暴與仇敵同回于盡的馬車夫(《奴隸與主人》)等人物群像。而在《青年》《老兵》等另一些作品中,一些人問心無愧地茍且事敵,另一些人則逐步解脫了麻痺、頹唐和徘徊,走上果斷抵禦的途徑,兩相映托,益發彰顯了國民在戰鬥中的巨大覺悟。覺悟了的、酷愛本身的年夜好河山的國民,不再甘于搾取和奴役:“那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受拘束地發展,不受拘束地存在;固然有滅盡的時辰,也都是不受拘束地滅盡!”[19]

二、《沒有內陸的孩子》中的繁復襟曲

《沒有內陸的孩子》寫于獄中,1936年頒發于《文學》六卷五期,既是舒群的成名之作,也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小說所弘揚的愛國情懷和國際主義精力,一向為評論家和研討者所稱道。但是,舒群在這篇“真正的同老實”的小說中寄寓了較為復雜的感情,論者對此缺少足夠細致的考核。若要完全凝聽回蕩在小說中的心聲,我們必需以“深刻廣出”的方法,在較長時段的舒群創作和生涯中尋覓進進文本深層的線索。

《文學》六卷五期,1936

小說中的蘇聯少年果里沙無疑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抽像。他一進場,就表示出種族主義偏向:“果里沙老是用手指比劃著本身的臉,果里的臉。意思是讓果里了解一下狀況本身的臉和他的臉,在血緣上是多么分歧啊。”[20]對于流浪異國的果里,果里沙毫無同情之心,也不信任朝鮮還有安重根如許捨身殉難的志士,多次出言諷刺、當面恥辱。在他的口中,果里和其他朝鮮人都像老鼠一樣脆弱,朝鮮恰是是以而亡國的。果里沙不只不愿意和果里做伴侶,還想盡各類措施橫加欺負,“罵他,向他身上拋小石頭,伸出小拇指比量他……”[21]但在得知果里用“我”的刀殺逝世了japan(日本)兵之后,方才還在嘲諷他的果里沙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年夜改變:

“好樣的,好樣的,”果里沙抱住果里又說:“這才是我的好伴侶!”

果里搬到宿舍來,除往蘇多瓦贈給他的毛毯之外,再什么都沒有。果里沙把本身一切的工具分給他一半,并且,在銷售部內給他買了牙刷,牙膏,襪子,毛巾,小手帕……所需支出全寫在本身的花費簿上。[22]

此前的藐視立場很是生硬,此刻的改變又顯得過于戲劇性,無怪乎批駁者以為,“果里沙的性情,也誇大得掉當”。[23]這小我物的原型,是舒群就讀于中東鐵路蘇聯後輩中學時的伴侶。在舒群寫于1950年的回想少年時期的小說《童話》中,“我”和果里沙(文中名為“哥里沙”)密切無間,還在清明節一同種下了象征著友情的榆樹。多年后,“我”重回故鄉,看到果里沙已經棲身的院子成了廢墟,榆樹卻曾經枝葉成蔭,遂有“木如同此,人何故堪”的感歎。在這篇小說中,果里沙完整把“我”這個中國同窗看成兄弟對待,涓滴沒有頭角崢嶸的傲氣。再看另一篇瑜伽教室自傳性小說《我的女教員》中的相干情節,果里沙也只是在“我”剛到蘇聯後輩中學念書時,惡作劇搶走了“我”的帽子,很快也就服從教員的經驗而轉變了立場:“從此,同窗們再沒有一小我,耍笑過我;並且,哥里沙對我,表示的更好。”[24]如許一位金蘭之交,為什么在《沒有內陸的孩子》中這般言語無味呢?舒群在塑造果里沙抽像時“過分”,是僅僅由於寫作技能上不敷圓熟,仍是有什么此外緣由?

為了正確掌握這一人物抽像的內在,讓我們把眼光投向這篇小說的文本和實際之間的“倒置”。在真正的的汗青中,舒群逡巡于校門之外,藉由果里的輔助和女教員的看護而榮幸地進學;在小說中,這個情節卻被改寫為,在蘇俄黌舍念書的“我”(果瓦列夫)賜與朝鮮孩子果里同情和友情,而女教員蘇多瓦終極採取了果里。小說家的童貞作往往具有自敘傳的性質,《沒有內陸的孩子》亦取材于舒群本身的經過的事況,但對人物關系和抽像做了主要調劑,將被欺侮和被傷害損失而傲雪欺霜,終于奮起對抗的果里置于敘事中間。顯然,如許的設置并非隨便為之,而是舒群出于表達需求而采用的寫法,這與他在“紅俄黌舍”的所學所思有著親密聯繫關係。舒群曾長久就讀的中東鐵路蘇聯後輩十一中學,是中東鐵路治理方為蘇聯外僑和鐵路員工的後代建立的黌舍。對于舒群來說,師生主體是蘇聯人、講授說話為俄語、課程內在的事務秉承蘇聯本位的這所黌舍,跡近異國。在這里的進修生涯,付與他史無前例的視野。菲律賓平易近族主義者何塞·黎薩(José Lizal)在其小說名著《不許犯我》的開首描寫了主人公的心靈遭到沖擊的時辰:持久客居歐洲之后,他前往了1880年月的殖平易近地馬尼拉。當他在馬車中張望窗外的植物園時,發明本身處于“倒轉的看遠鏡的結尾”。“這些園圃天然而然……不成防止地消失到它們在歐洲的姐妹園子的意象傍邊往了。他不再可以或許現實平凡地領會它們,而只能近在天涯同時又遠在天邊地看著它們。”[25]和黎薩類似,在“紅俄黌舍”浸淫過的舒群也不再可以或許用“天然”的目光往對待周遭的人和事,但這番“留學”經過的事況帶來的“比擬的鬼魂”于他不是或重要不是平易近族主義認識,而是國際主義精力。在“鬼魂”的環繞糾纏下,作者下認識地將小說中的自我置于審閱的地位,而在特定政治視野中的人物抽像并不是紀實性的,往往承載著類型化的政治認識投射,果里沙刻板甚至畸形的性情與這一寫作取向有主要聯繫關係。[26]

藉由國際主義視角,人物抽像浮現為類型化的二分。“我”叫果里同往看片子時,守門的中國人蔑稱果里為“窮高麗棒子”,保持不許他出來,并以經驗“我”的口氣說:“你和他做伴侶,有什么前程?”對朝鮮亡命者的藐視甚至討厭在那時的中國西南廣泛存在,緣由是japan(日本)殖平易近侵犯的受益連帶感未能超出實際中的平易近族隔膜而生長為清楚的共情。與之絕對,由於片子院門衛欺侮果里而惱怒、冷心、慚愧,“一夜沒有寧靜地睡”的“我”,曾經樹立了足以是非分明的國際認同。異樣,在蘇聯人群體中,賜與果里大方奉送,採取他進學的女教員蘇多瓦,也和傲慢自豪、視果里為“老鼠一樣”的亡國奴而加以欺負的果里沙構成光鮮對照。果里沙的平易近族沙文主義或魯迅所謂“人性愛國”臉孔,或許簡直取材于舒群所熟習的阿誰蘇聯少年,但更應當說是近代以來不竭覬覦、反復介入中國西南的俄國抽像之化身。[27]他最后承認果里(而非朝鮮人),并不料味著思惟上的升華,更像是崇敬強力者對懦夫的敬仰和認可。

果里沙這小我物,一方面和從一開端對果里同等以待并不時保護的“我”恰成否決,映照出后者本于人性感情和本身經歷對被殖平易近者磨難的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與“那異國的旗子,那異國的兵”配合組成了懂得小說的需要佈景,即復數的強權存在。不難留意到,中國人“我”和朝鮮人果里各自的母語姓名都沒有呈現,兩人在中國的地盤上一直以俄文名相互稱號,應用俄語扳談,“仿佛忘卻了我們是異國的人”。[28]固然小說中三位少年在果里沙改弦更張之后結為“不成團圓”的伙伴,評論者也注視于“三個分歧國籍的孩子的真摯友誼”[29],筆者細讀全篇后卻以為,“我”和果里的友情才是作者念念不忘、密意傾瀉的敘事核心。小說點出了放牛為生的果里對伴侶的真摯:“他天天會給我們送來很多新穎的興趣;并且,我們房里一瓶一瓶的,白色與黃色的野花,滿是他給我拾來的。”[30]果里沙不屑與之為伍,并刺痛了果里的平易近族自負心,招致他從此辟易,再不從“我”和果里沙的宿舍門前顛末。“我”仇恨于果里沙的狂妄,“總想找著機遇,再和果里好起來”。這種友誼源于共通的受益經歷——果里是朝鮮抗日義士的遺腹子,其父被殺戮于櫻花怒放的時節。果里父親壯烈就義的一幕,敘事者“我”由於果里的講述迅急甚至紊亂而“沒有完整清楚”,隱含作者的立場卻昭然若揭。早在1933年頒發的一首詩作中,舒群便寫道,“飄落了北國的櫻花,/長茂了塞上的荒草,/它們曾幾度開凋,/把我的童顏逼老。”[31]櫻花是japan(日本)的國花,爛漫時節如緋云絳雪,美不堪收,但在淪為殖平易近地的朝鮮和中國西南,它倒是不言自明的侵犯者象征。現實上,“我”的視角,融會了多年后的反動者舒群回眸往昔的眼光,這使得“我”的所見所思雖以少年口氣道來,內里感情卻靈敏、深邃深摯。小說中,“我”對果里以致朝鮮亡命者的同情,恰是在“失守時辰”的震動和羞辱中升華,并在作者舒群亡命關內而悼念故鄉、身陷監倉而向往不受拘束的心靈狀況中達于深切。

頒發稍早于《沒有內陸的孩子》、異樣書寫了“失守時辰”的《鄰家》,則用加倍戲劇性的伎倆,提醒了中朝國民配合的命運。小說中,中國人看待朝鮮亡命者的立場再次涇渭清楚。“我”的房主是一位高麗老婦人,她的三個兒子都由於從事自力活動被japan(日本)人抓往判了重刑,只能靠轉租住房和女兒賣淫保持生計。“我”和房主成長出了母子般的誠摯情感,“有時,我病了,她照料著我,象我的母親。同時,我照料著她,也是盡了我一切的好意。”我的伴侶均平卻蔑稱房主和她的女兒為“窮高麗”,并說她們不配坐柳樹下的長凳,應當坐在后面的一塊年夜石頭上,由於“那才是亡國奴坐的處所!”故事以出色的一筆收束:當均平再次呵叱“窮高麗”,讓老婦人“滾蛋”,坐到那塊年夜石頭上,

她向他伸出了食指低聲說:

“此刻也該你往坐了。”

那天,剛好是“九·一八”事情的第二天。[32]

正假如里惱怒地擲向片子院門衛的那句“好小子,漸漸地見!”讓“我”感到為本身復了仇,高麗老婦人對均平的反唇相譏在舒群筆下異樣佈滿了還治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身的稱心。國際主義的“鬼魂”,讓舒群筆下的敘事者比普通的中國人更能在受搾取平易近族身上看到本身的命運,進而由惺惺相惜而同仇人愾,以彼之友好為己之仇讎。果里借“我”的刀手刃“魔鬼”,恰是合力攻敵的寫照。真正的汗青中的舒群分開蘇聯後輩黌舍時,其他同窗只是揮手離別,果里卻送給他一滴眼淚——他們之間,有著更多的羈絆,有著被殖平易近者的彼此安慰,有著來自一個強盛國家的果里沙甚至蘇多瓦所不克不及充足懂得的深入認同。《沒有內陸的孩子》的初版話劇改編中,蘇聯人物被完整隱往,當然與論者剖析的時局原因有關,亦不消除話劇試圖回避小說中對于蘇聯并非純然正面的感觸感染,盡管那更合適舒群的原初性命體驗。[33]

《沒有內陸的孩子》,舒群 著,華夏出書社2009

《沒有內陸的孩子》,舒群 著,東風文藝出書社2019

三、全世界刻苦的人

舒群對朝鮮亡命者的同情持之以恆。除了上文提到的兩篇小說,稍后創作的《血的短曲之八》和《海的此岸》中也呈現了令人難忘的朝鮮人抽像。前者刻畫了一個飽受侮辱的朝鮮慰安婦,她被中國部隊挽救后“仿佛更記起了並且盼望著她的內陸、家鄉、家庭,人類圣潔的情感依托的地點;她苦楚得打起本身的頭來,不吝打到破壞”,幾欲單獨一人踏上風險的回途。[34]后者是舒群的又一名篇。朝鮮抗日志士在風雨中離別老母,渡海流亡中國,從此兩人天各一方。十年后,時日無多的母親為了見兒子最后一面,離開上海。兒子深夜潛進母親下榻的旅店,母子悲歡交集,卻因幫兇環伺,只能在暗中中握手低語,終未燃燈相見。心有不甘的母親吩咐兒子,今天凌晨在窗下走過,讓她看一看。兒子遵命而行,第二天卻沒能見到母親,本來她已在拂曉忽然長眠。

這兩篇作品頒發時,舒群身在桂林,受李克農指派擔負八路軍桂林處事處與駐七星巖的朝鮮義勇隊的聯絡任務,還曾參演金昌滿編導、金煒主演的三幕話劇《朝鮮的女兒》和朝鮮歌劇《阿里郎》。他的創作靈感,除了早年的記憶,大要也得益于這時和朝鮮愛國者們樹立的戰友誼。遭遇殖平易近侵犯的配合體驗以及人性關心,使得中國古代文學中不乏描述朝鮮亡命者的篇章,對舒群影響很年夜的“沒見過面的第一個文學教員”[35]蔣光慈即有《鴨綠江上》傳世。但無論是由赴日路過朝鮮的長久經歷敷表演《牧羊哀話》的郭沫若,仍是借留先生聯床夜話轉述朝鮮人黍離之悲的蔣光慈,又或是偶識朝鮮鄰居而感歎很多的臺靜農,對亡國之平易近綿長磨難的領會都不如舒群深切。與果里旦夕相處、同甘共苦的經過的事況,使他在抗戰創作中對朝鮮國民的悲涼遭受記憶猶新,再三著墨。

朝鮮淪為japan(日本)殖平易近地后,為數甚多的朝鮮人或不愿屈從,或迫于生計,紛紜遠走中國西南,故除舒群之外,李輝英、蕭軍、蕭紅、羅烽、端木蕻良、駱賓基等西南作家都曾下筆描摹在華朝鮮人。舒群的殊異之處,如前文所述,乃在于自發的國際主義認識帶來的廣大視野,這使他的不雅照更為遼闊。青年舒群曾用筆名“黑人”頒發作品,一方面是由於膚色漆黑的他被伴侶戲稱“老黑”,更重要的在于他以為身處社會底層的本身與國外飽受欺負的黑人實堪相比。[36]如許的階層認識,由小說《單身漢》可得印證。黑人琴師貝特身手高深,卻孤家寡人,浪跡世界。貝特來哈爾濱表演時,敬佩貝特琴藝的美國姑娘維兒斯經“我”的先容與貝特墜進愛河,終極卻因母親對黑人的種族輕視,未能和貝特鳳凰于飛。舒群再次用少年的眼耳和口氣,記載了受搾取者的艱苦、憤激和身為“一萬二千五百萬中的一個”[37]而與生俱來的徘徊無助,以及彼人哀苦無告的悲歌:

然后,他就從伏爾加船夫曲的中心唱起來了:

“——世界誰聽吾歌聲,禱告上蒼,誰能救我們,我在召喚不受拘束與同等。”

這時辰,我看他的臉。他的手,他的腳,沒有一處不是在憤抖的漸變中。[38]

作為古代文學史上罕有的黑人題材小說,《單身漢》對貝特以及全世界的黑人表達了深深的同情,具有光鮮的提高意義;而舒群頒發于1934年的一首詩作,則讓我們聽到了《單身漢》的意在言外:

黑人呵,你們沒家沒國,

家國呵,已被白人侵奪,

你們都是流落在海角,

生涯在主人的腳下。[39]

舒群的白俄題材小說《無國籍的人們》,異樣具有不容疏忽的意義。十月反動后,大量對抗或迴避白色政權的白俄亡命到中國,成為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社會和文明生涯中的奪目存在,也催生了中國作家的白俄書寫。《無國籍的人們》取材于舒群在青島獄中的真正的經過的事況,因此與《沒有內陸的孩子》有必定的互文關系。這篇小說中異樣有一個名叫果里的孩子,但不是朝鮮人,而是白俄。他和錯誤逃離上海,奔向內陸,卻因沒買船票被截留在青島。假如我們以作者舒群的行跡為參照,可以發明朝鮮少年果里和白俄少年果里的往向恰成否決:前者逃票分開哈爾濱南下,后者用異樣的方法北上,都在相向而行的交匯點青島墮入魔掌。他們的南北殊途源于兩個國度的分歧命運,但是他們對內陸的感情卻又非常類似。

小說中一共有四個白俄人物,除了果里和錯誤,還有一對由于作奸犯科被投進牢獄的白俄佳耦。舒群很善于塑造統一族群中存在差別甚至對峙的人物抽像,白俄丈夫穆果夫寧即是一例。絕對于懵懂地向往內陸的少年們,穆果夫寧對蘇聯抱有固執而激烈的敵意。他認可普希金是“我們最巨大的文學家”,卻痛斥高爾基為“叛徒”“忘八”,吩咐果里“你應當記住斯年夜林是匪徒”,并給孩子們講故事,“或是校訂他們的思惟,禁止他們往內陸往”。[40]純真從右翼角度來看,如許的白俄無疑是應予批評的革命分子,但小說非但未對穆果夫寧教學場地的態度置評,還以敘事者“我”的視角,佈滿同情地刻畫他的憔悴容顏,浮現他的悲愴歌聲。裊裊哀音,令“我”心有戚戚,“使我記起了一些悲痛的記憶”,以致于經常和穆果夫寧親如故人故交般打召喚。斟酌到“我”在很年夜水平上是舒群自己的化身,這里表示出的感情偏向并不平常。有研討者指出,《無國籍的人們》服從右翼文學“奔向蘇聯”的敘事形式,卻又不囿于特定階層態度,對白俄群體寄予廣泛的同情,這源于舒群衣錦還鄉、“同為海角沉溺墮落人”的小我經過的事況以及由此發生的家國情懷。[41]這是較為貼切的剖析。需求彌補的是,有別于年夜部門右翼作家,舒群早有與“紅俄”并肩戰斗的親身經歷:

一九二七年,我和哥里沙同窗的時辰,一面坡的先生,年夜致分為兩派。一派是:戴著櫻花帽徽的japan(日本)先生,戴著年夜鷹(記不非常明白了)帽徽的白俄先生,也許還有些教會黌舍的中國粹生,和japan(日本)黌舍的朝鮮先生;另一派是:戴著紅黃藍白黑五角星帽徽的中國粹生,戴著鐮刀斧頭帽徽的蘇聯先生,戴著櫻花帽徽的朝鮮先生。在放假的日子,這兩派先生,天然而然地列開由八九人到八九十人的兩條陣線。……一旦停戰,手巾旗幟蔽空,嘴里鑼鼓齊叫,呼籲助威,殺聲四起,棍子石子,飛來飛往。[42]

在一面坡的列國先生富有象征意味的沖突中,舒群果斷地和蘇聯先生站在一路,與白俄先生為敵。數年后,舒群和伴侶傅天飛在哈爾濱不雅看關于十月反動的片子《最后的號令》時,紅俄不雅眾和白俄不雅眾打斗起來,兩人“天經地義地站在紅俄一邊,還負了一點小傷”。[43]對于舒群而言,“擁戴蘇聯”并不是教條的組織請求,而是少年時期沾恩于蘇聯女教員悉心教誨的感恩和欽慕使然,因此他早在參加左聯之前就安然地寫下了《歌唱著莫斯科》等嚮往蘇聯的詩作。但一切這些對于蘇聯的好感和與白俄針鋒絕對的記憶,都不曾凝結為臧否人物的刻板尺度;相反,舒群在書寫穆夫果寧這個白俄抽像時,雖觸及其政治成見,重要仍是視之為類同于果里、貝特以及自我的掉落內陸、漂蕩四方的刻苦之人。究其根由,舒群的“熟悉裝配”是一種既有階層認識、平易近族自發而又不掉人性本質的國際主義,與殖平易近和亡命經歷培養的感情構造相聯合,乃有創作中放眼四海、感同身受的廣博胸襟。

四、結語

範圍絕後的抗戰既是一場慘烈悲壯的反侵犯戰鬥,也是寬大中國國民在烽火中冶煉平易近族國度認同,并進而生發國際認識、與身受法西斯殘暴的世界國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汗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身處三重邊沿(即身為旗人后裔而處邊沿族群、家道清貧而處邊沿階級、生長于西南而處邊沿地區)的舒群,對于japan(日本)帝國主義的殖平易近侵犯,比關內作家更早地發生了切身痛苦和沉郁之思。[44]在這個意義上,“邊沿”并不同等于“落后”,反而由於包涵了族裔文明的參差混淆、承載著多方權勢的明暗競逐、涵育誕生命意志的山呼海嘯,而具有加倍豐沛的文明政治潛能。

《舒群年譜》,史開國、王科 編著,作家出書社2013-9

舒群既沒有巴金、郭沫若、蔣光慈等人負笈海內的經過的事況,也不曾像艾蕪那樣遠走番邦,但他的小說卻藉由真正的而又遼闊的社會圖景和人物群像,逼真天然地完成了人性關心、平易近族情結和國際主義的融合貫穿,獨具一格,卓然一家。在彰顯分歧人物的成分認同時,舒群善于應用國旗等象征符號,而這種創作伎倆與其感情偏向和斗爭意志一樣,不是實際的差遣和理念的外化,而是來自真正的的生涯,來自舒群混跡于引車賣漿的童年記憶、肄業于紅俄黌舍的少年舊事、游走于冰城街巷的青年身影,來自西南消亡后舒群身負機密任務奔忙在廣袤的黑地盤上的見聞以及周旋于三教九流之間的歷練。四戰之地、汗青劇變所成績的舒群抗戰創作,盡管有些篇章行文簡疏,總體而論修辭特點不敷凸起,卻一直充盈著對國度和平易近族遭際的全體感觸感染和體驗,以及推己及人、心意相通的感喟。王富仁師長教師在闡述西南作家群時以為:“中國新文明、中國新文學古代成長的最重要的表示情勢是社會心識、平易近族認識和人類認識的加強,在全部中華平易近族的前程和命運、在全部社會成長和人類配合命運的基本上感觸感染人生、表示人生恰好是中國新文學古代性的重要標志。”[45]據此不雅之,舒群不只可與申明更盛的幾位西南作家同列,還在書寫人類配合磨難、擁抱世界國民的實行中,悄然達致甚或超前的文學品德,時價本日對我們的世界認知和想象仍有很多啟示。

注釋:

[1]本文參考的舒群生平資料重要有:史開國、王科編著:《舒群年譜》,北京:作家出書社2013年;董興泉編:《舒群研討材料》,北京:常識產權出書社,2010年;方朔:《回想舒群叔叔的幾段舊事》,《文史精髓》2013年第10期。

[2]立波:《一九三六年的回想》,上海《光亮》第2卷第2期(1936年12月25日)。

[3]梅雨:《創作月評》,《文學界》創刊號(1936年6月5日);周揚:《關于國防文學:略評徐行師長教師的國防文學否決論》,《文學界》創刊號(1936年6月5日)。

[4]舒群:《舒群文集》(第二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3年,第48頁。

[5]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40頁。

[6]舒群:《舒群集》,哈爾濱:黑龍江年夜學出書社,2011年,第317頁。

[7]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22頁。

[8]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73頁。

[9]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103-104頁。

[10]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45-346頁。

[11]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48-349頁。

[12]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61頁。

[13]Charles Edward Merriam, Political Power: Its Composition and Incidence, New York & London: Whittlesey House, 1934, p. 105. 轉引自小野寺史郎:《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度象征》,周俊宇譯,北京:社會迷信文獻出書社,2014年,第8-9頁。

[14]關于彼蒼白日滿地紅旗對五色旗的承襲以及西南大眾為抵禦japan(日本)侵犯而自動請求易幟的情形,拜見小野寺史郎:《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度象征》,周俊宇譯,北京:社會迷信文獻出書社,2014年,第155-177頁。

[15]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74頁。

[16]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1-32頁

[17]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2頁。

[18]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8-39頁。

[19]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62-363頁。

[20]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5頁。

[21]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17頁。

[22]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21頁。

[23]梅雨:《創作月評》,《文學界》創刊號(1936年6月5日)。

[24]舒群:《我的女教員》,沈陽:遼寧國民出書社,1954年,第6頁。當然,我們應留意到1950年月初“中蘇友愛”這一寫作佈景,但縱不雅舒群文先生涯可知,他對蘇聯的敬意是一以貫之的,其作品中的蘇聯人物抽像基礎都是積極正面的。

[2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比擬的鬼魂:平易近族主義、西北亞與世界》,甘會斌譯,南京:譯林出書社,2012年,第3頁。

[26]正如柳書琴所言,“每位少年月表的抽像,都是所有人全體性的,平易近族國度式的。他們的出身是平易近族現況的縮影,年紀與貧富反應著平易近族國度成立的先后或有無,彼此的互動形式及人際關系則是西南亞實際或將來國際關系的隱喻”。《“滿洲他者”寓言收集中的新朝鮮人抽像:以舒群<沒有內陸的孩子>為中間》,《韓中言語文明研討》第21輯(2009年11月)。

[27]舒群季子李霄明師長教師于2018年9月8日接收筆者采訪時以為,舒群已經就讀的中東鐵門路弟黌舍,固然治理職員和教員有蘇聯佈景和提高偏向,先生里面卻有不少沙俄時代鐵路員工後輩,情形比擬復雜。並且,那時的俄國人瞧不起中國人,這一點并不會由於政權的更迭而產生最基礎轉變。可與李霄明不雅點相參照的是,蘇聯因中東鐵路題目與西南政府產生沖突時,曾對部門鐵路員工的沙文主義思惟有所檢查并采取相干辦法,如教導員工“中東鐵路是中國人的鐵路”,并“解除那些以搞沙文主義而名譽掃地的擔任人的職務”。薛銜天、金東吉:《平易近國時代中蘇關系史:1917-1949》(上),北京:中共黨史出書社,2009年,第216頁。

[28]柳書琴以為,言說受限的舒群應用了“替人書寫”的戰略,經由過程批評“主要他者”蘇聯人對“底層他者”朝鮮人的輕侮,直接表達了作為“底層他者”鏡像的自我對于“重要他者”japan(日本)侵犯者的惱怒。是以,少年抽像的“單方面化”,乃出于“隱喻運營上的需要”。拜見柳書琴:《“滿洲他者”寓言收集中的新朝鮮人抽像:以舒群<沒有內陸的孩子>為中間》,《韓中言語文明研討》第21輯(2009年11月)。

[29]千里草、劉鳳艷:《堅實的腳步——論舒群晚期的小說創作》,董興泉編:《舒群研討材料》,北京:常識產權出書社,2010年,第230頁。

[30]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8頁。

[31]董興泉:《舒群的反動文藝運動及其創作》,董興泉編:《舒群研討材料》,北京:常識產權出書社,2010年,第200頁。

[32]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122頁。

[33]關于《沒有內陸的孩子》的話劇改編,拜見馮昊:《他者視角中的“九一八”國難敘事——〈沒有內陸的孩子〉三個文本的比擬研討》,《平易近族文學研討》2020年第6期。

[34]舒群:《舒群文集》(第二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3年,第45頁。

[35]董興泉編:《舒群研討材料》,北京:常識產權出書社,2010年,第13頁。

[36]方朔:《回想舒群叔叔的幾段舊事》,《文史精髓》2013年第10期。

[37]舒群原注:黑人的總數,約計非美二洲及非洲的雜種,共有一萬二千五百萬。

[38]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84-85頁。初刊《今代文藝》1936年第1期,支出《沒有內陸的孩子》(生涯書店,1936年)一書時,改為“法國姑娘維兒斯”,《文集》保存了此處修改,今據初刊本和高低文恢復。

[39]舒群:《舒群集》,哈爾濱:黑龍江年夜學出書社,2011年,第348頁。

[40]舒群:《舒群文集》(第一卷),沈陽:東風文藝出書社,1984年,第307-308頁。

[41]楊慧:《隱秘的書寫——1930年月中國西南亡命作家的白俄敘事》,《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14年第3期。

[42]舒群:《我的女教員》,沈陽:遼寧國民出書社,1954年,第13頁。

[43]舒群:《早年的影——憶天飛 念抗聯義士》,董興泉編:《舒群研討材料》,北京:常識產權出書社,2010年,第70頁。

[44]汪暉以為,西南作家群的奇特性在于“雙重的邊沿性,即西南在中國文明和區域關系中的邊沿性和自願掉往故鄉而亡命關內的邊沿性”。《竦聽荒雞偏闃寂教學》,《唸書》2018年第8期。詳細來看,舒群出生微賤,家道在西南作家群中簡直是最差的,而這與其家族起初因滿族成分而流浪掉一切很年夜關系,所以舒群的邊沿位置和底層認識尤為凸起,成為其創作的底色。據前引筆者對李霄明師長教師的采訪,舒群對滿族情感深摯,但因平易近國時代社會對滿人有成見而決心淡化和壓抑這種情感,直到暮年其平易近族認識才有所復蘇,但仍很謹嚴。這種與創作心態直接相干的隱秘平易近族成分/認同,在會商舒群作品時不該疏忽。例如,小說中“我”的中國姓名的缺掉,便和舒群家族在離亂中掉落滿姓的舊事組成某種奧妙的對應。

[45]王富仁:《三十年月右翼文學·西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四)》,《文藝爭叫》2003年第4期。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